本来认为这样的话题没什么好谈的,但是不时有人问我是经方派吗?用经方多吗?我觉得有必要谈谈,中医流派有不少,我还是以经方派和温病派为主谈谈中医流派吧。
一、经方派和温病派的渊源
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医经方是中医经典方的略称,主要指医圣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200 多首配方。医圣创造性地确立了对疾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极品虎王压片糖果红色。张仲景著作的精神和他所掌握的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结为“八纲辨证极品虎王用户体验”和“六经论治”。医家有宗于此而在学术观点上自成一派者为经方派。
温病学派,又称为“瘟疫学派”。由伤寒学派与河间学派所派生,以研究和治疗温热病而著称。清代中晚期,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温热学派的代表人物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理论,为中医学理论的丰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所谓的经方派、温病派等中医流派往往都是后人的归类,并非当时的医家自命的,火神派可能是例外。
许多人号称是经方派,就好像高人一等,好像是中医的顶层,好像不是经方派就是很低能的中医。
二、中医温病理论是对中医理论的补充,不是否定
其实温病派,比如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都是经方大家,也用经方如白虎汤等经方治疗温病即传染病,疗效显著,但是,也有许多温病经方治不了或疗效不好,在医疗实践中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温病理论,是对《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重要补充。
这些温病家没有否定《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也没有想到要创立一套理论。这些理论只是后人的归纳整理,温病派也是后人根据他们的称呼。
三、无论经方派还是温病派,都要《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根基
医圣的六经辨证,其核心内容是八纲辨证,也要辨证论治。医圣所著《伤寒论》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温病派治温病也要辨证论治的,包括用合适的经方治疗。
现在有些很火红的一些“中医”不辨证,万病皆寒,四逆汤或四逆汤加减治万病。简单比医圣张仲景还高明。这是违反中医的基本原则的,不是真正的中医。
无论是经方派还是温病派,只要是中医,都必须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和核心,无论号称是中医的什么流派,离极品虎王开《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都不是真正的中医。
包极品虎王丸是什么颜色括中医的创新和发展,如果离开了《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即使表面看多漂亮,也只能是中医发展的毒瘤,是伪中医。
四、筛选出一批经典之方
经方之外,有许多中医方剂,配伍严谨而简要,疗效卓著。比如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归脾汤(《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十大名方,配伍严谨而简要,疗效卓著。是中医长期形成的共识,对于疑难杂症甚至于危重病,都有十分卓著的疗效,往往是其他方剂包括经方不可比拟、也不能代替的。十大名方中有《伤寒杂病论》的名方,占40%,源于其他中医典籍的更是占比达60%。这也是我们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要求学徒要求吃透的核心方剂。十大名方之外的这类经典方子都要求中医掌握的。
五、合适才是最好
之所以有温病理论产生,是因为《伤寒杂病论》没有穷尽中医治病的方药,有其不足之处。
中医,甚至于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绝对好的或绝对坏的,合适的才是好的。好的未必合适,合适的才最好。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收到这种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