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和“肉桂”都是中药上非常常用的药物,虽然它们属于同一类植物,但是功效上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桂枝主身体外部,肉桂则是主里部,为什么会这样了?
实际上它们功效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功效发挥力度不同,我们都知道桂枝是嫩枝,而肉桂是主干——按照某部药性论来说:枝类药物横穿肢节,能上下左右,因此肉桂和桂枝只是相差这么一点,也就是说,桂枝也有着肉桂般的补阳温阳效应,只不过肉桂因为是主干所以药性辛而沉,药效作用在下焦,而桂枝是枝干,因此辛散能行,作用在周身。
桂枝
现在的教科书都将桂枝的解肌发汗、温通经脉作为主药功效,而“温阳化气”了,成为了非常次要,而实际上了,温阳化气才是主要功效,可以试想一下,桂枝和肉桂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树干,一个是树枝,而不是树干和树叶的对比,因此功效不会相差太远,也就是说,桂枝实际上拥有了肉桂的作用,只不过由于性味问题,导致作用力不同而已。我们可以把肉果当成炭火样功效,而把桂枝当成炭火煮水的现象——汽化作用。桂枝把元阳蒸腾气化,通过督脉、膀胱经散发全身。
桂枝
学者们都应该了解桂枝的归经问题,大体上就是心肺膀胱经,而膀胱经才是主宰!然后次入心经,最后才是肺经,而这种归经还是属于“逆向”的,何为逆向了?好比如麻黄是直接入肺发散解表,而桂枝则不同,是通过调理外周而牵制内环境的。桂枝先在下焦发挥助阳化气之功,然后膀胱经阳气沸腾,协调督脉调节外部阳气,阳气由内而外,渗透血脉,最终到达毛孔,因此给人感觉发汗力度特别微弱,而驱散血脉寒滞则效果非常明显,那是因为药效刚好到达体表就没有了。这种机制先影响血脉,在由血脉回心而保护心脏,这种解肌效应先调毛孔而让肺部开解,所以桂枝治疗肺部疾病并不明显,而由于血脉的力量大,反而治疗心脏疾病很好,也因为血脉含有营气,因此也被称为“调和营气的要药”。
桂枝
桂枝走肺经的扩散微弱并不是说桂枝的解表力度小,而是说桂枝的这种解表机制特别复杂——它善走,因此在下焦留不住它,于是辛散就慢慢扩散了——这种扩散不是简单的扩散,它属于带有补益效应!那它补的什么?补的就是阳气!它一边补阳气一边把阳气散开来,带着阳气走向周身,这就是它的特殊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让阳气抵达体表,如果有虚,阳气到达,那么寒气自散——这就是桂枝汤效应,此时表虚不用麻黄,用了麻黄阳气也跟着出去,单用桂枝,阳气到达表层也有多少固表功效;如果没有虚只有实,那么阳气破壁而出,照样有功——这就是麻黄汤的桂枝效应,当寒气郁表,阳气不能出,单靠麻黄发汗是治标,而加桂枝解的是阳郁之本!具体的法则欢迎大家看看笔者所写的undefined。
总之,桂枝的“解肌”看上去没有麻黄那么厉害,实际上由于药性上的不同而体现不同,假若将桂枝摆在直接入肺经来说,那么功效将比麻黄的“解表”大上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