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禹州中药材古法炮制技艺图解丨药交会文化宣传

禹州中药材古法炮制技艺图解丨药交会文化宣传

发布时间:2022-05-06

  中药加工炮制最早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次出现了丸、散、膏、丹的制作工艺。宋代,禹州出土的诸多器物中就有擂钵、石制药臼、药杵、石刀、石盘、石棒等食、药两用的加工器皿,形成禹州中药加工炮制的雏形。至明代,煅、煨、炒、炙、蒸、煮、炼丹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得到升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采收加工

  自古以来,许多禹州人以种植、采收中药材为主,代代相传。“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上山采菊花,十月坡岭摘连翘。”此首脍炙人口的民谚,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常年的实践积累,禹境药农不仅善于种植管理,而且精通产后加工。药材采收后,需要进行前期加工的方法有40多种:有的要去芦头、须根和茎叶,如苍术、白术、人参、党参、玄参、桔梗、牛膝、防风、地榆等;有的要用水浸去外皮以减毒性,如南星、沙参、苦杏仁、桃仁、半夏、黄柏、知母等;有的品种要通过去壳,去毛,去芯,去核,去瓤,去枝梗以及去头、尾、足、翅、骨及残肉后,便于加工炮制,增加药物的固有疗效。

  切制加工

  切制规格

  中药材切制加工是禹州的传统工艺,加工切制的800多种中药饮片,完整、均匀、色鲜、不卷曲、不变形,药效极佳。切制的程序和方法有挑拣、浸泡、闷润、切片、镑片、剁劈等。切片:根据药物外形及部位,用不同的加工工具,切制咀、段、块、丝、厚片、斜片、薄片、菲薄片、顶刀片、顺刀片、盘香片、蝴蝶片等片形。镑片:指用特制工具——刨刀,将坚硬的药物羚羊角、犀牛角和檀香在刨刀上来回推动,刨出不同的药材片形。剁劈:是指用刀、斧等利器将龙骨、虎骨、降香、禹粮石、青礞石等药物剁劈成碎块或丁,以利有效成分煎出。

  辗 槽

  主要用于较硬实药材的粉碎和籽类药材的研磨,也可作为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工具。

  铡刀:俗称切药刀

  禹州药刀因“刀鼻”型似“象鼻”又称“象鼻刀”是全国“三把药刀”之首。

  炮制加工

  “炮制”一词在不同年代含义不同。古代炮制是制药的总称。现代多指对单味药的加工处理。“炮”表示加热,“制”表示制造中药和制服用中药的毒性和偏性。

  炮 制

  禹境的中药炮制主要遵从“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五大法则,通过提净,发芽、发酵、制霜等手段,使其各类药物的药性改变。用炒黄、炒炭和土炒、麸炒、砂炒、盐炒、米炒、蛤粉炒、童便炒、姜炒、酒淬、醋淬提高疗效。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去掉非药用部分,保持药物纯净度,便于贮藏;其二,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其三,改变药物性能;其四,增加药物疗效;其五,便于制剂和粉碎;其六,矫正臭味。

  2007年,禹州传统中药炮制技艺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字:李少颖

  图片:付俊培

Copyright © 2015-2021 版权所有 极品虎王官网正品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