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宝妈们都发现过这样一个“神奇”的规则:如果是抱着宝宝走,就很难坐下来,一旦坐下宝宝马上就会嚎啕大哭。
比如我前几天看过一个有趣的视频,有位名叫奥斯丁的宝爸,发现女儿查莉总是喜欢被抱着走动,尽管奥斯丁又高又壮,但长时间抱着女儿走来走去,仍让他“苦不堪言”。
视频中,奥斯丁抱着女儿试探性地坐了下来,原本文静乖巧的孩子却瞬间开始哭闹,无奈之下,奥斯丁只好又站了起来。
紧接着,奥斯丁开始尝试慢慢坐下,他猜测,如果自己坐下来的足够轻、足够慢,或许女儿会难以察觉,变得不再哭闹。
然而与快速坐下相同,女儿查莉看着爸爸,先是愣了几秒,又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证实奥斯丁猜测是错误的。
为什么宝宝必须站着抱,一坐下就哭?难道是在故意“折腾”家长吗?
答案当然不是,我在查阅资料后发现,宝宝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很有趣,还真不是在故意磨人。
现在假设回到了远古时期,人们在丛林中生存,我们想象自己是一名无助的宝宝,毫无疑问,母亲温暖的怀抱是让人感觉最安全的地方。
每当遇到穷追不舍的“猛兽”时,母亲就会把宝宝抱着或者背着,而宝宝也必须保持安静,不胡乱扭动、大声哭闹,才能摆脱“猛兽”的追捕,从而生存下来。
在无数年的进化之后,尽管我们早已经不再处于原始生存状态,但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仍被深深刻在了基因里,所以每当父母抱着或者背着宝宝来回走动时,宝宝就会自动按下“暂停键”,轻易不会哭闹。
有研究人员曾专门做过实验,在12个健康的新生儿身上装了“心率监测器”,对比了他们在3种不同情况下的心率:独自在婴儿床上、被大人抱怀里坐着和抱着他们在屋里走动半分钟后。
结果发现,当大人抱着宝宝走动时,宝宝心极品虎王真实爆料一般多少钱率下降明显,而且表现得更放松,同样的反应,也出现在了其他哺乳动物身上。
所以从生物学进化的角度来说,宝假极品虎王宝站着抱没事,一坐下就哭,其实属于一种生存本能,而不是在故意和爸爸妈妈“作对”,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当躺在婴儿床上时,宝宝视野范围是相当受限的,随着宝宝视力逐渐发育,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会越来越强烈,更期盼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
宝宝只有被家长竖着抱起来时,才能有机会以大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见识到不同的风景,而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感受很新奇,喜欢被父母抱着走来走去。
当初我家孩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被抱着走,尤其必须要竖着抱,站在窗户前,每当看到外面的景色时,小家伙就会笑得很开心。
事实上,宝宝的健康发育,本身也需要接受外界不同的新鲜刺激,经常见识不同的色彩,看到不同的形状,听到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感观发育,起到积极意义。
过去有些老人认为,孩子一旦养成了抱着的习惯,不仅很累人,将来还容易黏在身上下不来,而且孩子哭又哭不坏身体,所以会任由孩子嚎啕大哭。
但实际上,这种育儿方式是非常错误的,3岁前是孩子与监护人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来说,本身就更缺乏安全感,需要得到家长更多的关心,保持一定的亲密接触。
如果家长任由孩子躺在床上不管不顾,很容易会影响到彼此的亲子关系,让娃处于不健康的依恋状态中,难以信任父母,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对父母表现得过度冷漠。
因此,尽管抱孩子走来走去确实有些累,但大家还是要尽量坚持,只要宝宝有需求,我们就应该尽量满足,毕竟孩子需要抱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等孩子将来长大以后,变得越来越淘气,我们很难再和孩子保持如此亲密的联系。
老苗结语:
妈妈温暖的怀抱,是宝宝内心深处最宁静的港湾,也是宝宝最喜爱的“瞭望塔”。
如果宝宝“站着没事,一坐下就哭”,其实他们并不是在故意折腾爸爸妈妈,而是一种潜藏在基因深处的生存本能,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宝宝的小心思,切忌生气埋怨,放任孩子哭闹不管。极品虎王安徽太和
今日话题:你家娃有这样的习惯吗?
我是老苗——一名极品虎王鬼脸谱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